English

优秀的科学导游

2000-01-20 来源:光明日报 王直华 我有话说

世界科普名著是我的老师。

伊林的《十万个为什么》是20世纪20年代写的,只有5万字。我以为,这部名著给我们最大的启发,一是为什么写科普,二是怎样写科普。

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科学家,或者,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爱科学用科学的人,恐怕最基本的条件是三条:好奇心、求知欲、提问力。科普作品不仅传播科学知识,还应该让公众理解、欣赏、共享科学智慧、科学哲学、科学文化与科学力量。因此,培养人们的好奇心、求知欲、提问力当是科普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。激发好奇心,增强求知欲,培育提问力,要靠引导人们参与科学发现的过程,或者至少是让人们了解科学探索的过程;只给科学结论,难以达到那些目标。伊林说,他的书是一本导游书,带着读者在屋里游历一番这很耐人寻味。游览的过程还得由游客自己来完成。朱光潜先生曾在文章中赞赏设在阿尔卑斯山山谷中的路牌,上面写着“慢慢走,欣赏啊”。在欣赏科学美景的过程中,游客自然会“神与物游”,自然会“目击道存”。在人们司空见惯的住宅中旅行,提出了那么多有趣的问题,又讲述了那么多引人的故事。好奇、求知、提问,都在旅途中发生了。

伊林的作品还告诉我们,欲使科普引人入胜,还是要在科学与人文的沟通与融合上下功夫。没有科学背景写不出科普书,没有人文背景写不好科普书。“明白不明白的人为什么不明白,才是真明白”。懂科学算明白人,懂科学、谙人文是真明白人。真明白才能写出真有趣、真有益、真有用的作品。我们的科普,如果能让孩子们感到“科学真好玩”、“科学真可爱”,他们当中会有更多的人成为21世纪的科学家。

让我们立志做一名好的科学导游。伊林,以及许多世界科普名著作者便是优秀的科学导游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